Young87

当前位置:首页 >个人收藏

今天装逼只为明天引爆,小众营销不要死在大众路上

原标题:小众营销: 不要死在奔向大众的路上

你的“体验”很快被别人迭代

用产品驱动营销,可以四两拨千斤。理论派强调的这个说法,我很认同,这是你想我想他也想的事。

但是,真的能用“产品”来驱动营销的,毕竟是极少数,而大多数产品都身处于水深火热,差异不大。

多数时候,产品没有进入市场之前,谁看谁知道你的产品是顾客很需要的!但进入市场之后才发现,它可能是市场不需要的。

因为你的产品缺乏个性和特色,最后不是顾客不需要,而是顾客有了更喜欢的;因为你的全新理念和痛点精准,感动了几个身边朋友、三五个社群部落、一帮“友情赞助者”,你按捺不住,全新产品满血动力推出了,结果发现没有十月怀胎不可能生出孩子。

因为缺乏竞争力,导致你的产品看似“需要”,实则变成了“需而不要”。

因为缺乏承诺兑现,他即便通过口碑传播了解了你,会欣然“体验”你,但一次“体验”之后又会放弃你。

你的产品很快被别的产品取代,你的故事很快被别的故事岔开,你的“体验”很快被别人迭代,你精心勾兑的“产品经理学说”很快被人忘记。

或许以前消费者更看重产品功能需求,现在还看重情感、价值观、文化,许多新产品以此成为差异化的手段。但当大家都做到了,并习以为常的时候,这种差异化思路也就到头了?

故事总有讲完的一天,制造的紧迫感和荣誉感总有稀释的时候,人们的新鲜感总有疲倦的时候,消费者总有回归冷静的一天。

于是,这个神奇的年代里,造就了黄太吉等等“快品牌”新星神话。但是这个速变的年代里,也不断拆穿这些新星,大起大落,震荡加快,一闪而过。

只有少数人例外,那就是能够坚持本质的人。他们最清楚什么玩法是靠不住的。

多少人的装逼,只为明天的引爆

消费者需求变得多样化,顾客群体面临碎片化,“粉丝经济+社会化营销”的兴起,把传统企业打得措手不及。它们臃肿的决策体系、冗长的渠道体系、呆板的品牌建设手法,让它们自己都失去了底气。

连最迟钝的传统企业也已经普遍认识到了一个事实:单靠传统购买式推广无法覆盖受众,单靠交易无法形成持续,单靠一个部门的创意无法通杀,单靠产品已无法有效地增强用户黏性,利用产品开发社区进而聚合社群才能持续获利。

只不过,传统企业的惯性使然,有心无力。

看到这一点的,真是不少。

现在社群林立,有人是追求情怀、江湖地位,有人是为了积资源、赶潮流、甚至挟群要价。但闲聊扯淡的社群越来越多,潜水的群员越来越多。没进入社群着急,进入社群的也着急。

这些看似小众起步的,无不做着大众的梦想:找到投资、做出品牌、扩大生产,最后还是规模模式,做着大工业时代的美梦。
他们现在的逼格,只是为了大众营销的启动而已。

他们看重小米,他们关心粉丝营销,不是看重它当初如何成功切入了小众营销的生活场景中去,不是看重如何淬炼产品、有没有工匠精神,而是看重小米如何引爆了用户,最终占领大众市场。

除特别声明,本站所有文章均为原创,如需转载请以超级链接形式注明出处:SmartCat's Blog

上一篇: Spring Boot示例 - 4. 使用Spring Boot和Spring Security构建安全的Web应用

下一篇: 七个细节解决公众号运营中的问题 欣赏与转化是两回事

精华推荐